法治课程
你的位置: 首页 - 法治课程
“2015年上海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优秀教案”活动教案设计
来源:上海市桃浦中学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8日阅读:

一、教案设计: 课题法律轨道莫偏离学科思想品德课时1课时 学校北桥中学班级八(1)班执教者刘艳珺教材分析初二学生正处于一个需要塑造、教育和特殊保护的时期。这一年龄阶段的未成年法律意识比较单薄,容易受同辈群体或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影响,从而逐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因此,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用法律的手段精华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基于以上的大环境下,思想品德课特意在八年级普遍开展关于相关法律的学习。第八课《公共生活 法律护卫》共有三框内容。本节课是第三框的教学内容,其学习是建立在前两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青少年不要落入违法犯罪的歧途,要增强法律意识,防微杜渐,能够做到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在青少年自我防范的基础上,作为“三位一体”的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责任帮助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因而本框也是第八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提高学生明确是非的能力,了解并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提高青少年预防犯罪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微电影、结合视频资源的形式增强学生辨别和抵制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意识;通过情境模拟、小组讨论、课前调查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观点的能力,从而落实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导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平时生活中能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做到防微杜渐,预防和远离违法犯罪;激发学生对守法的自觉性、树立公共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法治教育知识 课前拓展 播放微电影:《七日泥潭》故事梗概:一位就读于某初中的花季少男,原本成绩优异的他,在七日之内,由于沉溺在网络游戏中,继而出现作业不交、学习倦怠、成绩下滑,为了满足网络游戏的欲望,向父母伸手要钱不成,选择偷窃同学手机,终因在网络上互相谩骂而结下仇恨,选择纠集同伴聚众斗殴报复,并且犯下抢劫罪行,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偏离人生的轨道。学生行为:观看微电影。通过播放学生自导自演的微电影《七日泥潭》,为整节课做课前铺垫。利用学生生本资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 新课导入 提问:故事的主人公本是一位花季少年,正处于生命中最灿烂的花季,可是同学们觉得他如今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怎样的后果?出示标题:法律轨道莫偏离通过剖析男主角的行为,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入本课的教学。 新课学习一、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1、思考问题:分析微电影中男主角的行为,你们认为电影中的男主角有哪些不好的行为?引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具体法律条例。学生行为:剖析男主角的行为,思考问题,提炼信息。2、提问: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学生行为:观看法律条例,思考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联系和区别。师归纳:走向犯罪是有一个过程的。多媒体出示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轨迹 通过具体分析微电影中男主角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包括:拖欠作业、辱骂学生、顶撞父母、偷窃手机、聚众斗殴等行为,明确哪些是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结合视频资源和出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条例,帮助学生提高明确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二、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1、文明上网有节制 2、谨慎交友讲原则 3、适度消费不奢侈 3、 远离毒品莫尝试 提问:你们认为,看完视频之后,男主角的故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应当从中吸取哪些教训?情境模拟:“这时,你会怎么办?”① 当你作业还没有完成时,你班级的好朋友呼唤你玩线上游戏。② 当你在网上游览贴吧或者论坛时,比如“北桥中学贴吧”,面对他人的谩骂。③ 当你在游览资料时,突然窗口弹出有关色情网页的界面。播放视频:《民警连线》师小结:文明上网有节制 提问:①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朋友可以交?什么样的朋友不可以交?②当你作为他人的朋友,如果你的朋友出现不良行为时,你应该怎么做呢?师小结:谨慎交友讲原则 出示调查结果,思考:通过观察调查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出示漫画,思考:你们有何感想?师小结:倡导适度消费不奢侈 出示明星吸毒后的对比照片提问:那我们可以如何远离毒品呢?师小结:切忌远离毒品,不轻易尝试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知道网络好比一把双刃剑,青少年既可以通过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结识不良同伴、沉迷网游发展到盗窃、抢劫等行为。这些行为都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明确规定不允许的行为。再通过播放一段采访民警的视频,帮助学生明确如何做到文明上网并且有节制